殯儀禁忌/習俗

1.參加葬禮應該要注意什麼?
參加喪禮應心懷正念,不要亂想、亂說、亂看,如對著死者照片說這女生好漂亮,真可惜等說話靈堂內可以低聲聊天,但切忌高談闊論和嬉笑

2.在殯儀館裡,不應亂看其他靈堂
3.衣著以黑色/素色為主,避免過於華麗的鮮豔衣服
4.封贈帛金須為單數,如101、201等
5.喪禮結束時切忌向主家親友說再見
6.參加喪禮後先去人多熱鬧的地方再回家,避免把不好的東西帶回
7.孕婦避免參加喪禮,如不得已須在腰部綁上紅布,避免煞到嬰兒

 


 

2. 服喪/守喪期一般是多久?
依照古禮,喪家需要為往生者服喪三年。但是隨著時代演進,現代人的生活作息愈趨繁忙,服喪三年已經不符合現代生活型態,因此縮短守喪期。有少部分人會在往生者出殯後就結束服喪期,不過一般的狀態下,通常都會在親人的百日(親人過世滿一百天)之後,回歸正常的生活習慣與作息。而對於遵守傳統禮俗的家庭而言,則會到對年(親人過世滿一年)之後才會結束整個服喪期。

 


 

3. 什麼是吉儀?
一般情況喪主收到帛金, 花圈等均會以吉儀答謝. 又親友到場致祭, 喪主亦會給回吉儀以表答謝. 喪禮後收到之吉儀一般會即時用去不留在身, 最好用作捐獻或乘搭交通工具用。

 


 

4.什麼是「帶孝」?
服喪之孝服如下:
麻:麻布,子女兒媳
苧:苧布,孫侄甥
淺:淺布,曾孫及其同輩用之。
黃:黃布,玄孫及其同輩用之。
紅:紅布,直系玄孫之兒子用之。(因玄孫為五代子孫,用紅色隱含笑喪之義)
喪事用紅係出自死者有五代子孫,含有引為榮譽之意。
白:白布,與死者同輩及外親用之。
成年人頭配喪布改成的草箍,小孩戴帽狀的包包。
男性穿草鞋,女性穿布鞋。孝球的分野為男配左腕孝球,女結於發上。而且男子更分白、藍、青、黃四色,待除靈後依序換色,古時稱為「換孝」。及至現今,一切已從簡。

 


 

5. 戴孝期間有什麼忌諱
1.子女服孝期間不走親戚,不訪友,不集會,不拜年,尤其不能到病人家去,以免給他人帶來不幸。俗語有“身穿熱孝,不登鄰宅。”
2.守孝期間,子女忌穿色彩鮮豔衣服。
3.父母過世後,子女要為父母守孝,古時候通常要守孝三年。現代時間縮短,但也不宜少於一年。守孝期間,子女忌諱穿著色彩鮮豔的衣服,濃妝豔抹,喝酒作樂。